棉纺织工业废水处理 首先应通过改革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其次是重视废水和物料的回收利用。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传统的以水为媒质的染色系统上,建立了使用**溶剂为媒质的溶剂染色技术系统,以及利用染料升华成为气体的气相染色。由于溶剂染色法是干物施染,结果染物仍为干态,省却了许多后处理工序。这些印染方式可以使废液的排放量减至zui低,避免纺织印染工业对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棉纺织工业废水主要来自染整工段,包括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织造工段废水排放较少。 (1)退浆废水 棉织物上的浆料和纤维本身的部分杂质在漂染前必须去除。退浆废水一般占废水总量的15%左右,污染物约占总量的一半。退浆废水是碱性的**废水,含有各种浆料分解物、纤维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废水呈淡黄色。退浆废水的污染程度和性质视浆料的种类而异:过去多用淀粉浆料,淀粉浆料的BOD5/CODcr值为0.3~0.5;目前使用较多的化学浆料(如PVA)的BOD5/CODcr值为0.1左右;近年来改性淀粉逐渐有取代化学浆料的趋势,改性淀粉的可生化降解性非常好,BOD5/CODcr值为0.5~0.8。 煮炼废水 为保证漂白和染整的加工质量,要将纤维中的棉蜡、油脂、果胶类含氮化合物等杂质去除。煮炼工艺一般用烧碱、肥皂、表面活性剂等的水溶剂,在1200C、pH值10~13的条件下对棉纤维进行煮炼。煮炼废水量大,呈强碱性,含碱浓度约0.3%,废水呈深褐色,BOD和COD均高达每升数千毫克。 (3)漂白废水 漂白工艺一般采用次、过氧化氢(双氧水)、亚等氧化剂去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有色杂质,使织物漂白。由于双氧水在漂白废水中几乎完全分解,而次和亚等含氯漂白剂的大部分氯又在漂白过程中被分解,所以漂白废水的特点是量虽大,但污染程度小,BOD5和CODcr均较低,基本上属于清洁废水,可直接排放或循环使用。 (4)丝光废水 丝光处理是将织物在氢氧化钠浓碱液内浸透,目的是提高纤维的张力强度,增加纤维的表面光泽,降低织物的潜在收缩率,同时增加与染料的亲和力。丝光废水含氢氧化钠3%~5%,一般通过多效蒸发蒸浓回收后,先供丝光应用,再用于调配煮炼液、废碱液和用于退浆。所以丝光废水实际上很少排出,它在工艺上被多次重复使用,虽经碱回收,但碱性仍很强,BOD却低(但仍**生活污水),其污染程度根据加工漂白布或本色布而异。加工漂白布时,织物先经漂炼后再丝光,污染程度较低;加工本色布时,退浆后直接丝光,致使原来进入煮炼废水的纤维杂质转到丝光废水,相应提高了污染程度。 棉纺织工业废水处理 (5)染色废水 染色废水的特点是水质变化,色泽深,主要的污染源是染料和助剂。不同纤维原料需用不同的染料、助剂和染色方法,加上染料上色率的高低、染液的浓度不同、染色设备和规模不同,废水水质变化很大。一般染色废水的碱性都强,特别当采用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时,pH值高达10以上。染料本身的BOD均较低,COD却要高得多。染色废水中的许多物质不易被生物分解,生物处理对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仅60%一70%,脱色率也仅50%左右。 (6)印花废水 印花废水污染物主要来自调色、印花滚筒、印花筛网的冲洗水,以及后处理的皂洗、水洗、洗印花衬布的废水。印花废水的污染程度很高。此外活性染料应用大量尿素,使印花废水的氨氮含量升高。 (7)整理废水 整理废水除花衣毛之外,尚含有多种树脂、甲醛、表面活性剂等,但废水量较少。 根据棉纺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废水处理的主要对象是碱度、不易生物降解或生物降解 速度较为缓慢的**质、染料色素以及有毒物质等。国内棉及棉纺织物染色废水多采用以好 氧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纯棉织物染色废水采用生物处理效果较好,棉混纺织物染色废水及 纯化纤织物染色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针织产品因无退浆废水,其废水的生物处理效果比同 种机织产品废水处理效果好。棉纺工业废水经生物处理后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通常在生物 处理装置后还串联不同型式的化学处理装置作进一步处理上述流程中,生化处理工艺可采用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法。废水停留时间多为3h以上。生物膜法多采用两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废水停留时间为2.5—4h。水解酸化池废水停留时间为5~8h或更长一些。调节池废水停留时间宜在8h以上。